首页» 师资队伍» 硕士生导师» 运动人体科学

马运超副教授博士生导师,硕士生导师

E-mail:mayunchaoqf@163.com

研究方向:研究方向:运动生物力学与虚拟仿真

个人经历

    1998年—2002年,山东省曲阜师范大学,学士学位

    2002年—2005年,山东省曲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

    2005年—2010年,山东省曲阜师范大学,教师

    2010年—2014年,清华大学,博士学位

    2014年—2016年,北京师范大学,博士后

    2014年—至今,北京师范大学体育与运动学院,教师

教学工作

主要承担本科生《运动生物力学与虚拟仿真》、《身体动作运动学》、《运动生物化学与营养学》、《板球》,研究生《运动生物力学高级教程》、《人体运动技术原理》、《体育场馆设施智能化技术专题》、《运动人体科学研究进展与应用》、《板球》等课程。

科学研究

主要课题:

1.国家社会科学基金2012年度教育学青年项目《我国高校体育科研协同创新体系与运行机制研究》(CLA120163)项目经费10万,主持,国家级。

2. 2019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项目,一般项目,19YJC890030,数据驱动的高校体育智慧教学平台的构建和应用研究,2019-03至2024-03,8万,在研,主持,省部级

3. 2022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22YTB009,数字技术赋能北京市全民健身公共服务高质量发展的机理和路径研究,2022-11至2025-12,8万,在研,主持,省部级

4. 2013年度国家体育总局体育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以用户为中心的大众健身信息服务体系的构建研究》(1960SS13121)项目经费1万,主持,省部级。

5.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第57批面上资助项目《京津冀区域体育科研协同创新模式及运行机制研究》(2015M570950)项目经费5万,主持,省部级。

6. 横向课题,1252000114,小米公司网球运动数据采集与分析研究,2025-03至2025-12,38万,在研,主持

7. 横向课题,1242000393,三六一度(中国)有限公司跑步过程中膝关节损伤有限元分析委托技术开发项目,2024-05至2025-05,12.9万,在研,主持

8. 横向课题,1222000528,板球投球和击球技术诊断及竞技能力提升研究,2022-07至2023-07,10万,在研,主持

9. 横向课题,1222000495,游子吟三维角色动作捕捉项目,2022-06至2022-12,0.5万,已结项,主持

10. 2018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横向课题,SKHX2020005,基于教学大数据的高校游泳智慧教学平台的构建和应用研究,2018-10至2023-10,0.5万,在研,主持

11.北京师范大学自主科研项目《北京市体育科研协同创新体系与运行机制研究》(SKXJS2014015)项目经费10万,主持,校级。

12.2009山东省软科学研究计划一般项目《山东省大型体育赛事突发事件的应急管理研究》(2009RKB306)自筹经费,主持,省部级。

13. 2008曲阜师范大学校级课题《基于CSCW技术的大型体育活动组织管理改革创新研究》(XJ200831),项目经费0.3万,主持,校级。

14. 2011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运动促进体质健康关键技术的研究与应用》(2012BAK21B04),课题经费266万,承担。

15. 2007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第十一届全运会市场开发组织管理的转型与创新研究》结题,第1参与人。

16. 2011体育总局奥运攻关课题《国家皮划艇队重点运动员训练信息集成分析平台研究》,第1参与人。

17.2011体育总局奥运攻关课题《赛艇运动员竞技能力培养中核心要素关系及其诊断与评价系统研究》,第2参与人。

论文:

    [1] 马运超,王培勇,孙晋海. 基于E-science模式的我国体育科研协作平台的设计与开发[J]. 体育科学,2012,02:88-93.

    [2] 马运超,孙晋海. 基于GIS技术的城市体育设施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开发[J].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0,04:27-30.

    [3] 马运超,纪仲秋,孙晋海. 基于开放式创新的我国体育科研协同创新体系及运行机制研究[J].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6,v.39(11):18-24.

    [4] Zhou, Qizhao, Wu, Shiguang, Zhang, Jiashun, Pan, Zhengye, Kang, Ziye, Ma, Yunchao. Research on the Impact of Shot Selection on Neuromuscular Control Strategies During Basketball Shooting[J]. SENSORS,2025,25(13):.

    [5] 刘陆帅,潘正晔,李星漫,马运超. 裸足跑步时不同触地方式下膝关节应力特征分析[J].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25,v.40(01):53-60.

    [6] Wang, Yilin,Lei, Xiaoshan,Ma, Yunchao. The Effect of swivel chairs on lumbar health in individuals with TFCLs sitting Habits: An analysis of lumbar disc Mechanical characteristics during Postural changes[J]. Journal of Biomechanics,2025,178():.

    [7] 孙媛,杨晨,马运超. 胫骨内侧应力在跑步运动过程中的计算机仿真分析[J].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25,v.29;No.1100(27):5802-5809.

    [8] 董文慧,王瑶,孙媛,马运超. 运动性疲劳对收腹起跳阶段下肢肌肉协同特征的影响[J]. 医用生物力学,2024,v.39(05):962-968.

    [9] 孙媛,刘陆帅,马运超. 不同侧切角度和触地模式下膝关节内部应力的有限元分析[J].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24,v.39(10):1449-1455+1461.

    [10] Pan, Zhengye, Liu, Lushuai, Li, Xingman, Ma, Yunchao. An analysis of the effect of motor experience on muscle synergy in the badminton jump smash[J]. HUMAN MOVEMENT SCIENCE,2024,95():.

    [11] Pan, Zhengye, Liu, Lushuai, Ma, Yunchao. The effect of motor experience on knee stability and inter-joint coordination when cutting at different angles[J]. KNEE,2024,48():207-216.

    [12] Pan, Zhengye, Liu, Lushuai, Sun, Yuan, Ma, Yunchao. A Study of the Effects of Motor Experience on Neuromuscular Control Strategies Starts[J]. MOTOR CONTROL,2024,():.

    [13] Pan, Zhengye, Liu, Lushuai, Li, Xingman, Ma, Yunchao. BP neural network-based analysis of the applicability of NMF in side-step cutting[J]. HELIYON,2024,10(8):.

    [14] 潘正晔,刘陆帅,孙媛,苏荣海,马运超. 运动经验对短跑起跑过程中神经-肌肉控制策略的影响研究[J]. 中国体育科技,2024,v.60(02):3-10.

    [15] Pan, Zhengye, Liu, Lushuai, Li, Xingman, Ma, Yunchao. A Study of Racket Weight Adaptation in Advanced and Beginner Badminton Players[J]. APPLIED BIONICS AND BIOMECHANICS,2024,2024():.

    [16] Pan, Zhengye, Liu, Lushuai, Li, Xingman, Ma, Yunchao. Characteristics of muscle synergy and anticipatory synergy adjustments strategy when cutting in different angles[J]. GAIT & POSTURE,2024,107():114-120.

    [17] 李星漫,朱岩,潘正晔,刘陆帅,马运超. 不同水平排球运动员扣球落地动作下肢生物力学分析[A]. 第十三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集——专题报告(运动生物力学分会).[C].中国体育科学学会:,2023:32-34.

    [18] 刘陆帅,马运超,朱岩,潘正晔,李星漫. 基于有限元方法的不同侧切经验和角度下膝关节应力分析[A]. 第十三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集——专题报告(运动生物力学分会).[C].中国体育科学学会:,2023:29-32.

    [19] 宋顶烨,汲赛朋,马运超. 长时间认知任务诱导的脑力疲劳对人体平衡能力的影响[A]. 第十三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集——书面交流(运动生物力学分会).[C].中国体育科学学会:,2023:10-11.

    [20] Pan, Zhengye, Liu, Lushuai, Li, Xingman, Ma, Yunchao. A long short-term memory modeling-based compensation method for muscle synergy[J]. MEDICAL ENGINEERING & PHYSICS,2023,120():.

    [21] Pan, Zhengye, Liu, Lushuai, Li, Xingman, Ma, Yunchao. The Influence of Experience on Neuromuscular Control of the Body When Cutting at Different Angles[J]. JOURNAL OF MOTOR BEHAVIOR,2023,55(4):.

    [22] Yunchao, Ma, Mengyao, Ren, Xingman, Li. Application of virtual simulation technology in sports decision training: a systematic review[J]. FRONTIERS IN PSYCHOLOGY,2023,14():.

    [23] 马运超,宋顶烨,单文勇,刘陆帅,温明威. 不同疲劳状态下脚背内侧踢球支撑腿运动生物力学分析[A]. 第十二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专题报告(运动生物力学分会).[C].中国体育科学学会:,2022:105-107.

    [24] 邓余健,陶焘,马运超. 体教融合背景下高校水中运动课程构建[J]. 教育教学论坛,2021,No.543(44):9-13.

    [25] (澳)布伦丹·伯克特 著, 马运超 译. 实用运动生物力学教程(第4版)[M].北京:(澳)布伦丹·伯克特 著, 马运超 译, 2021-08-01.

    [26] 温明威,马运超,宋顶烨,单文勇,刘陆帅. 不同疲劳程度下板球快速投球动作下肢生物力学分析[A]. 第十一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C].中国体育科学学会:,2019:2531-2532.

    [27] 马运超,韩青,梁润东,侯金美,王紫岳. 基于深度学习的艺术体操动作识别与评价研究[A]. 第十一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C].中国体育科学学会:,2019:2943-2944.

    [28] 马运超,梁润东,苏荣海,王兆红,赵峥. 政策工具视角下中国体育科技政策改革:回顾与展望——基于1978—2018年体育科技政策的文本分析[J].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19,v.34;No.160(04):290-298.

    [29] 孙晋海,王家宏,马运超,刘翔. 基于多传感器的皮划艇训练信息融合分析系统的研发与应用[J].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5,v.38(05):115-121.

    [30] Ma,Yunchao, Ji,Zhongqiu. The Research on Sports Events Organization and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 Based on Process Aware[A]. 2014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dentification, Information and Knowledge in the Internet of Things (IIKI 2014).[C].:,2014:132-136.

主要获奖:

    [1]2013,山东高等学校优秀科研成果奖二等奖,首位,山东省教育厅

    [2]2011,山东高等学校优秀科研成果奖三等奖,首位,山东省教育厅

    [3]2012,山东软科学优秀成果奖三等奖,首位,山东软科学优秀成果奖励委员会

其他

板球国际一级裁判,体育系统仿真学会委员,中国系统仿真学会会员,北京市体育科学学会生物力学分会委员,北京市第三批、第四批健康科普专家。